2021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易考考点:人力资源管理的演进

知识点一:管理思潮的演进

    斯柯特提出的两个维度分别是:

(1)人性观。指管理者对被菅理者本性的认识,从根本上说可分为两类:①理性人。②社会人。

(2)环境观。指对企业与环境(主要指市场)间关系的认识,也有两类对立的观点:①封闭性关系。②开放性关系。

从这两个维度去考察,可以将管理思潮的发展区分为四个阶段,

A古典管理学派与科学管理学派;

B人际关系学派与行为科学学派;

C管理科学学派与数学模型学派;

D现代综合管理学派。

 

知识点二: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

    与管理思潮的发展阶段相对应,人力资源管理大致经历了雇佣管理、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三个阶段,

 

知识点三:雇佣管理阶段及其特征

    与早期的经验管理相伴随的是人员的雇佣管理阶段,雇主把员工当成机器、工具,看作是简单的生产手段和成本。这时期的管理主要围绕劳工关系展开,所使用的术语主要是劳工关系、工业关系、雇佣关系等。实行的主要是以录用、安置、调动、退职和教育训练为中心的劳动力管理

 

知识点四:人事管理阶段

(一)早期的人事管理研究

(1)欧文的初期管理。

(2)泰勒的"时间一动作"分析。

泰勒提出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四原则:

第一,建立真正科学的劳动过程。

第二,工人必须经过科学的选拔。

第三,将经过科学挑选和训练的工人与科学的劳动过程相结合。

第四,管理者和工人之间亲密的经久合作。。

(3)闵斯特伯格的工业心理学。德国籍美国心理学家闽斯特伯格是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,1912年,他出版了《心理学与经济生活》一书,描述了采用测试工具作为辅助手段,录用汽车司机、舰艇人员和电话接线生的经历,该书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:

第一,最适合的人。

第二,最适合的工作。

第三,最理想的效果。

(4)霍桑实验。

梅约提出了他的人际关系理论:

第一,人是社会人,个人不是单纯对 金钱收入有追求,他们还有社会、心理的需要。

第二,生产效率的提高受职工的态度、积极性及 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的影响。

第三,除了"正式团体"外,还有"非正式团体"。

第四,民主管理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。

霍桑实验的研究结果导致管理学界出现了 "以人为导向"或"以人为中心"的管理思想。

 

(二)人事管理阶段的工作内容与特征

    受到科学管理思想的影响,企业中关于人的管理出现了新的特点: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代替了个人经验;"时间一工作分析"提供了精确计算定额的方法;生产工具、操作工艺、作业环境、原材料的标准化,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背景;"工作挑选工人"的原则,大大加 强了企业的管理职能,使依法治厂成为可能。

    这一阶段,人员管理的工作重点是提高劳动生产率。

    局限:企业的人事管理与生产、营销、财务管理等一样,是企业基本的管理职能之一,在企业中的地位并不高。这一阶段人事管理工作在性质上基本属于行政事务性的工作。

 

知识点五: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

(一)人事管理的质变

(1)“以人为本”的人本管理思潮的出现;

(2)组织的最高管理层亲自过问有关人的管理工作,并有最高管理层的成员被指定处理这方面的工作;

(3)组织对有关人的管理工作方面的投资在绝对值和分配比重上,都有显著的增加,而且这一趋势是持续的;

(4)组织对人事管理人员的素质、能力等要求不断提高;

(5)组织越来越重视对管理者的培训,而有关人的管理则成为培训的首选内容;

(6)人力资源管理被提高到组织的战略角度来考虑,远期人力资源规划及人力资源战略成为组织管理的重要工作;

(7)出现了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。

 

(二)促使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因素

    内部因素包括:雇员群体文化结构的变化,雇员平均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,其期望与价值观与20世纪中叶以前的人相比,有着极大的差别;雇员群体的白领化和工会化程度上升。

外部因素包括:

①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技术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,这使得组织对员工培训的要求上升,同时也使企业组织对白领员工的依赖加重了;

②在经济方面,世界市场的形成,资金、技术、人力的跨国流动,对人力资源及其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;

③文化、政治、法律方面,出现了民权运动。

 

(三)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的特点

1、将人力作为资本来看待。

2、全面重视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。

3、组织再设计运动的兴起。

4、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。

 

知识点六: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

1、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

2、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对人的认识是不同的

3、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基本职能有所不同

Copyright ©广东小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 粤ICP备20052329号-2